张茵,她属于被文革耽误的那一辈,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她更不曾涉足高盈利的房地产界,但是她的确造就了一个商业传奇:用老祖宗法宝——废纸造纸,在2006年以270亿身家夺下中国内地富翁榜的冠军,2007年又以770亿元位居第二。
1957年,张茵出生于一个山东籍军人家庭,之后又有了七个兄弟姐妹,家境可想而知。作为家中的长女,张茵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帮助母亲操持家务,照顾弟妹。1982年,他们举家迁到了广东,成为改革热土的第一批“移民”。所幸在深圳,张茵获得了学习财会的机会,之后又在深圳信托公司的一个合资公司做财务工作,也正是这家公司让她了解了面向香港的涉纸贸易,并给了她一个认识“外边世界”的机会。
两年以后,27岁的张茵碰到了一个“贵人”——内地某造纸厂厂长。在一次公司生意会谈结束之后,他们谈到了回收废纸这个行业,对方讲到从香港进口的纸浆大多搀杂使假,品质不高,不过是个赚钱“进场”的机会。于是,张茵便与内地的一些造纸厂进行联系,在取得委托资格以后,她就揣着3万元人民币移居到香港,准备一展宏图。由于对市场状况了解不深,她便由最初的废纸回收做起。但由于废纸回收需要“垫钱”,所以回收站马上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她只能通过香港银行进行贷款。
而在解决了资金问题后,张茵又遇到了新的麻烦,由于她违反了行内的潜规则——往纸浆内搀水,触犯了同行的利益,以致于遭到一些人的“恐吓”,但是“特立独行”的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凭着公道和诚实经营,张茵的废纸回收站不仅没有倒闭,还迅速在香港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很多人都愿意和她做生意。废纸行业有了一定起色后,她又开始将“废纸”和“造纸”放在一起进行通盘的考虑,并先后在辽宁营口、湖北武汉、河北唐山参与投资当地的造纸厂,但是收效甚微。
不过她没有因为这次挫败而放弃自己的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以后,她毅然去了美国对废纸贸易进行拓展。但是一切却是那么的辛苦,她和丈夫除了要知道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方式、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外,还必须每天一家一家地去拜访工厂,请求人家成为自己的客户。中南控股的信誉在夫妻俩的并肩奋战中一点一滴的建立了起来,并慢慢地进入了美国市场。
1990年,随着中国对美国贸易量的大幅提升,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集装箱越来越多,而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却让满载而去的船只在返航时只能轻仓或者半仓,张茵便抓住这个商机,用相对低廉的运输成本出口废纸。也正是这个举措促使了她在美国的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在美国建立起7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商业网络逐渐铺开。
1996年,当国内绝大部分的造纸厂还处于5万吨左右的年产规模时,张茵又以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极具魄力地在东莞投资1.1亿美元兴建了年产规模为20万吨的玖龙纸业,主要生产当时供不应求的高档牛卡纸,并很快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从那时起,大投入、高起点成了张茵进军造纸业的特点。可口可乐、耐克、索尼、三洋、长虹、康佳、海尔、TCL、科龙、宝洁、美的等知名品牌先后采用了东莞玖龙纸业的产品。
张茵的创业步伐没有因此而慢下来,在一条接一条的新生产线出炉的同时,她还挥师北上江苏太仓,迅速形成95万吨产能,2005年底她旗下企业以330万吨的总产能超越晨鸣纸业,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纸巨头。但连年的高速发展,也对玖龙纸业的资金链构成了压力,2005年财年的流动资产竟然比流动负债少20亿,张茵又极具胆识性的完成了生平最惊险的一跳——IPO成功募集39亿,使玖龙纸业的总资产负债率一举降为48.7%,流动资产一夜之间大大超过流动负债。
张茵成功了,凭的是自身的果断,凭的是个人长远的眼光,凭的是她用过人的胆识去抓住商机,凭的是不以小失而放弃大局。而身处汇海的你,是否也应该用高瞻远瞩的眼光,有准备地等待出场或者入场机会,并以惊人的胆识去果断地做出决定,从而更加靠近你的致富目标。
(外汇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