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造纸工业带来的影响,探讨在恢复生产后行业需要着重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更好地应对与度过造纸行业的转型与深度调整期,《造纸信息》特邀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段异兵分享观点。
段异兵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面对疫情影响,造纸行业在全力争取“转危为安求生存”的同时,要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新理念,统筹谋划“转危为机求发展”。敏锐捕捉技术创新在全球防控疫情和国内扩大内需的新机遇,前瞻建构适应后疫情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战略,努力推动造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优化弹性供应链
打造弹性供应链有多种策略,关键在于形成效率、稳健、成本和风险之间的适度平衡。拥有更多通用、可在多种产品中互换的标准部件将使企业从多个供应源获得供应,提高供应链柔性程度。此外,减少零部件种类,降低独家供应商比例,可以简化操作过程和集中采购费用,提高对需求变化和供应中断的反应能力。优化弹性供应链将成为后疫情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热点。强化供应链风险管理功能、布局新的供应网络体系、设计可靠风险管控流程、提高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等措施,将显著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运作能力。
加强与上下游的垂直整合
与上下游的垂直整合能够帮助企业高效地控制投入与产出,减少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造纸与上游的纸浆、下游的包装进行垂直整合是国际上造纸行业的发展趋势。林产、造纸和包装企业资产整合后,开展协同创新是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重要机制。建立林产、造纸和包装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新开发的林业用地更加偏远,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成本的费用相应增加,无人机和遥感技术有技术应用优势。对纸产品未来需求的预测,整合到林木选育与种植。制浆造纸过程中提取适合饲料添加用的半纤维素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产品,具有林木业深加工的经济效益。以绿色包装为出发点的“完整包装解决方案”对包装设计、样本、选材、制作、运输进行统筹优化,是包装材料、视觉传达、包装设计协同创新的典型代表;源自林产品的包装纸有替代塑料、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随着后疫情造纸行业竞争加剧,国内造纸行业有可能加速推进垂直整合,形成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新局面。
降低生产成本的持续创新
在挖掘生产成本降低潜力方面,人工智能、自动化、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已显现许多未来发展的前景。 制浆造纸行业在制浆、化学品添加和能源使用等环节,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最优化策略,实现生产方式变革,有望降低7% 的生产成本。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造纸设备状况,预报维修需求,有望降低2.5% 的生产成本。 在造纸企业物流运输、生产工艺、远程控制、远程监测等方面,运用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4% 左右的生产成本;在现场工作中采用数字化移动技术平台,可以降低1.5% 的生产成本。 与供应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建立更为紧密的伙伴关系网络,是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的重要手段。这一体系是理解消费者新需求、洞察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机遇、构建跨产业合作机制的重要载体。造纸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将为企业降低成本做出贡献。
开发新产品
在生活用纸方面,纸尿裤与防护服一起成为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标准配置。后疫情时代,将抗菌抗病毒技术应用于生活用纸材料,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在包装纸方面,整合传感技术的纸张具有智能包装属性,可以提高包装附加值。如酸奶、熟食等食品包装纸中嵌入传感材料,可显示食品的卫生安全程度,对变质产品及时预警;货币防伪印制技术应用到包装纸板中,可以提高包装防伪需求,关键是制作成本和运作嵌入。
|